笔趣阁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危机暂时解除了,陆承启松了一口气。他还算熟知宋朝历史,要说北宋是被宋江、方腊等起义拖垮的,那不现实;要说一点关系都没有,那也不现实。要不是宋徽宗自己作死,群臣跟着作死,北宋再怎么挥霍,也轮不到宋徽宗亡朝的。再加上汴梁的地势太过一马平川,也埋下了亡朝的祸根。要是当初赵匡胤坚定一点,迁都洛阳的话,或许北宋还有救。

大顺现在也有了些类似北宋的苗头,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在暗中搞事情。一个国家的事情,不可能全都摆在台面上,总有一些老鼠,在暗中窥视着,冷不防就化成毒蛇,跳出来咬你一口。

“幸亏自己防了一手,留着虎翼军在梁山……好吧,我是自己往自己脸上贴金了……”陆承启心情大起大落太快,忍不住自得起来。

诸位大臣心也落地了,然后“绝户计”就出来了:“陛下,臣认为摩尼教煽动百姓,应予与铲除,否则后患无穷!”

其余的大臣纷纷附议,陆承启也有这个心思,但他突然联想到宗教人士,是不是有点多了。前朝灭摩尼教,也是因为信教的人愈来愈多,渐渐不事生产,靠着田产过活。要是天下百姓都这般,社会怎么发展?

就拿佛教来说,初入中土,寺院由布施而得到的财产在当时为寺院集体所有,主要用于维持僧人的日常生活和佛事活动,后来随着寺院财产的不断私有化和富有僧人的出现,寺院地主经济才最终形成。寺院地主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一个组成部分,寺院地主经济是添加了佛的风韵的封建地主经济,但它的高速发展却给世俗社会的地主阶级增加了现实中的竞争机制,也给国家经济造成了一定的伤害。而封建国家又是由世俗地主们建立和把持的,经济利益关乎根本,所以当佛教势力严重威胁其根本利益时,作为世俗地主的总代表--皇帝,为维护自己的根本利益不得不对佛教痛下杀手锏。现在大顺也差不多到了这个地步了,僧人有着广袤的田产,这对于统治是极其不利的。

而佛教寺院大兴土木,浪费了大量的社会财富。其次,寺院地主占有大量土地,严重影响了国家土地政策的实施。寺院经济主要以田产为主,而寺院一般靠施舍和兼并与掠夺两种手段来获得土地。无论国家还是王公贵族兴造寺院,一般都随之施舍一些土地。占有土地还不是最大的危害,佛教寺院的危害在于其经济的发展严重影响了朝廷的税役。寺院经济的突出特点即寺院在占有大量土地的同时,还拥有大量的依附人口。人民之所以愿意投身佛教寺院,主要是因为寺院有免役调租税的特权。僧尼不但“寸绢不输官府,升米不进公仓”,而且“家休大小之调,门停强弱之丁,入出随心,往返自在”。

身为皇帝,陆承启早就看这些富得流油的和尚不爽了,能不能借着摩尼教的由头,把信佛的人口控制下来?

他这一琢磨后,群臣说得话都听不进去了,直到理清了思路,才缓缓地说道:“摩尼教自是要禁止传播的,但依朕看来,其余诸教,亦非良善之辈。”

话语里的机锋,让这些真正的朝廷重臣,有种心惊胆战的感觉。内阁大臣卫须惊试探性地问道:“陛下何出此言?”

陆承启叹了口气,说道:“别以为朕不出皇宫,便不知天下事了。就拿佛教来说,寺院庙产,皆不用纳税,每年剃度之人,何止万千?佛教中,佛法平等,但实际上,佛寺中等级十分森严。原先,寺院可作为救济场所,然而,后来寺院的救济事业渐渐变成了高利贷剥削。他们不仅放贷还放租,收取佃户佃租,却又不用交税。莫说天下寺庙之多,田产有几何,便是那嵩山少林寺,田产已然过五十顷。”

大臣中,也有信佛之人,但从来不会想这个问题,一听陆承启提起,他们就有点警觉性了。陆承启继续说道:“……前朝亦曾灭过佛,皆因僧侣实在太过分。朕开创皇家银行,才堪堪止住他们贪婪之罪。若非如此,日后恐再生祸端。”

参知政事文彦博皱了皱眉,说道:“陛下,这信佛乃是百姓自愿,非朝廷能强迫。就算庙产丰盛,亦是信徒所捐,如何能收?”

陆承启摆了摆手,说道:“朕并非要没收其庙产,而是要他们交税。”

在场的都是官僚阶级,家中谁没个几亩田?一听到交税,中书舍人刘庚就有点敏感了:“陛下,这开征僧侣道士之税,是否有点不近人情?毕竟僧侣苦修,并无产出……”

陆承启冷笑道:“世上哪有这等好事,坐着念经就有饭吃?朕尝闻天竺有一种苦行僧,自己劳作养活自己。天竺僧侣能行,为何大顺僧侣不行?”

其实陆承启这是盗用概念,就欺负这些大臣“没见过世面”。其实印度的苦行僧只是蓬头垢面、衣衫褴褛,带着象征湿婆神的三叉杖,边走边吟诵古经文而已。至于三餐,还是要乞讨,哦不,是“化缘”的。

知道了小皇帝的心意,有人就附和了:“前朝韩愈云,‘今其法曰:必弃而君臣,去而父子,禁而相生养之道,以求其所谓清净寂灭者。今也欲治其心,而外天下国家,灭其天常,子焉而不父其父,臣焉而不君其君,民焉而不事其事。今也举夷狄之法,而加之先王之教之上,几何其不胥而为夷也’。如今看来,也有几分道理。朝廷就算不抑佛教,亦要使其减少信徒。人人都做了和尚,这是断绝人伦啊!陛下,臣认为,应当使礼部严格控制度牒,清查天下寺庙僧侣人数,无度牒者,一律清还乡里,勒令还俗……”

内阁大臣朱绪才此言,也有人赞同。不同前朝灭佛,此举算是比较仁义了。

陆承启拍板决定道:“朝廷对于宗教,不提倡,也不鼓励。但凡无度牒者,一律还俗。庙产归入农税,一律征收。至于摩尼教,定性为邪教,禁止传播,刊登诸报,昭告天下。”

小皇帝都拍板定案了,这些大臣也只有执行小皇帝的旨意。其实信佛的官员还是少数的,毕竟在很多人心中,佛还是“夷蛮”传过来的,他们更愿意信道教。但更多的人,连道教都不信,只信儒家。所以后世有学者说古人没有信仰,其实是不对的,就如同读书人,他们可能过庙也拜,过观也跪,但说到信,他们还是宁愿相信儒家学说。儒家是不是信仰?在陆承启看来,这就是信仰!不然,你怎么解释得通读书人的理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就是信仰啊!

喜欢回到古代做皇帝请大家收藏:(www.zaohuatu.net)回到古代做皇帝笔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笔趣阁推荐阅读: 三国之崛起西凉大宋搢绅张齐贤中世纪枭雄超级兵王超凡兵王诡三国奋斗在开元盛世脸谱下的大明重生南朝当土豪红色莫斯科科学家闯汉末从士兵突击开始的人生三国之宅行天下乱世书童大元奸臣从今天开始亲政开局和西门庆拜把子三国之曹魏虎兕乱世英雄大官人陛下因何造反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天朝之梦全民领主:我的农民有点猛风波定大唐单兵为王我要做驸马谍海偷天三国:开局召唤英魂岳飞民国之文豪崛起大宋逍遥侯姑爷请留情三国之献帝无双大汉:开局汉武帝流落荒岛千夫斩汉末锦衣明末重生之门大宋第一枪穿越的第二次封神演义三国之恶人传说北宋小文豪大秦!大秦!昭周盛世韶华开局逆天系统唐土万里天下红楼之快活人生刘备的日常吕布的人生模拟器
笔趣阁搜藏榜: 我的老婆是皇上懒散初唐生死狙杀极品小军师大宋最狠暴君光荣使命1937三国之大骗子最强特种兵之龙神三国之大狂士祢衡夜天子大明第一贤孙明末雄起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长安四象崇祯十五年纵横三国之轮回召唤寻唐宋风唐朝好医生入关新美洲极品账房淘宝大唐三国之吕家霸业大唐开局签到,神级熊孩子三国战神回到旧石器时代高太尉新传寒门称王新明史重塑隋唐重生异界当假太监天下第一丁大汉之帝国再起大秦:嬴政背后的推手原始战记:我成了小野人我在曹营当仓官明末小平民三国之酒徒间谍的战争穷鬼的上下两千年从我是特种兵开始逆袭重生世子爷穿越之开局家徒四壁大唐之隐居天下从武警新兵开始当教员大唐:一人灭一国恶汉战斗在甲午年斜风虎斩龙
笔趣阁最新小说: 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我就是要做皇帝曹魏奋斗在新明朝唯我独尊之二止干戈重生农门骄李想的北宋奉天承运大周权相大宋极品国师极品皇帝超级大独裁者宋起波斯湾大唐全才吕氏皇朝盗宋猎日神刀抗日之精英特战队铁血骠骑抗日之横扫天下三国之天下霸业边戎明末资本家江山如此多骄开国功贼血帅杀手特种兵抗日之兵王纵横纵横三国之我是张辽远征军之溃兵兄弟回到晚清的特种狙击手横扫三国的东方铁骑宋风极品账房三国战神斜风裂明1558年的天变北宋小官人的幸福生活重生之王爷的奋斗抗战烽火之开国大将清客我是秦二世东汉末年立志传大争之世军火大亨大宋私生子重生之大明国公我的抗日大队混在明朝